查看原文
其他

屈穎妍:闖禍的勇氣 |中環一筆

屈穎妍 獨家 2024-05-10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今時今日,香港像鐘擺,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極端。




以前反對派壟斷政壇,凡事皆反,天天吵鬧,內耗了廿幾年,什麼都做不成。唯一做成的,就是2019年搞了場暴亂把香港置諸死地。
 
危急存亡之秋,國家亮劍,有了國安法的香港,終於回復太平,政壇也大換血,正式步入愛國者治港年代。
 

新時代有個特點,就是掌聲特別多,罵聲歸於零,社會由躁動的癲狂一下子蕩到沉默的極端。
 
凡事罵、天天罵,當然不是好事,但完全沒批評沒反對聲音,也非常不香港。
 

就以垃圾徵費政策為例,隨便問問街坊,百分之99.9%都在罵,但奇怪,議會上、治港愛國者口中,卻少有強烈的反對意見,為支持政府施政,大家明知被街坊罵,都硬著頭皮幫忙派垃圾膠袋做宣傳,這是好事嗎?這叫支持政府嗎?我不覺得。
 
支持政府,除了拍掌,批評也是一種支持方法。特首沒有三頭六臂、沒有千眼千耳,民間的聲音、社會的問題,要靠大家幫忙下情上達。管治者知悉哪裡不足?哪處出問題?哪方有民怨?才能對證下藥針對處理。
 

我認為,讓施政者有解決問題的機會,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支持政府的最好方法。
 
批評不等於推翻,從前反對派的謾罵是為了推翻,今天愛國者善意的批評都是為了優化。沒人是完美的,沒政策是零缺點,所以,只唱好不批評,不是香港,也正中了西方經常揶揄我們變了「一言堂」的下懷。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題為:「工聯會新丁梁子穎奏摺上書闖禍」,「闖禍」二字,用上超大的警告式字體,無論是議會新丁還是老馬議員,看到這樣的下場,相信背脊都會涼一涼。
 
我趕忙看看這新丁議員到底「闖」了什麼「禍」,原來,他上星期拿了424個市民親筆寫下的心願,那是他們早前在將軍澳、灣仔及葵芳舉行的「香港市民2024想同特首講」街站活動,請市民在祈願紙上寫下對政府的施政願望,然後貼成一幅大奏摺,穿上漢服,遞到政府總部,寓意把民情上書特首。
 

把民情上達,為何會闖禍?原來,4百多張心願卡中,除了取消垃圾徵費、增加就業、政府派錢、改善醫療輪候時間、議員減薪、高官減薪、特首減薪……等,還有一張:「不要23條」。
 
梁子穎議員連這張祈願紙都照貼上去,證明他對市民意見無篩選,沒隱瞞,直接上達,這不該是好事嗎?
 

政壇中人認為梁議員踩了「政治不正確」的雷,但他的「陳情表」其實還有99.99%寫著「支持23條」,大家卻刻意放大那0.01%反對意見,不是正中反對者圈套嗎?
 
自由社會,事事有不同意見是正常不過,如果說「香港人百分百支持23條立法」你都不會信,「絕大部分港人支持23條」難道也不夠底氣,要看到半句反對意見都沒有才安樂?
 

梁議員說,民意是政府施政的基礎,立法會議員作為代議士,有職責成為「中間人」和「聯繫人」,定期到社區實地了解真實民情,再將市民的聲音帶到議會和政府。
 
感謝梁議員的率直,如果把民心民意向管治者直言是闖禍的話,我希望多些代議士有梁議員這種闖禍的勇氣。



本文作者:屈穎妍



(作者是作家、時評人。曾任《壹週刊》副總編輯、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兼任講師,現為香港電台教育節目主持及《頭條日報》、《大公報》、《經濟通》、《港人講地》、《HKGPao》等報刊及網站專欄作家。)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台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楊志剛:中美天上對決,人類再次登月 |中環一筆

屈穎妍:刺客何來?|中環一筆

雷鼎鳴:美國會退回到閉關自守嗎?|中環一筆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