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一位造梦者走了!但英雄却不曾离去

小岛 思齐 凤凰欧洲 2020-09-14

今天,当95岁的“漫威之父”斯坦·李与世长辞的消息传出时,包括卫报、独立报在内的多家英媒无不感到震惊与哀伤。他们不吝笔墨,纷纷用“漫画界的传奇”和“流行文化的先锋”这样的词句来形容这位标杆性的人物。

 

不少出演过漫威系列的演员们在社交网络上发文悼念。在《蜘蛛侠:英雄归来》中饰演蜘蛛侠的英国演员汤姆 · 霍兰德说:"漫威之父给了很多人快乐。这是多么好的人生和成就啊。";正在热映的《毒液》的男主角汤姆·哈迪也对斯坦 · 李的离去感到哀伤:“向您致以最深切的尊敬。”

 

就连在伦敦的地铁里,也能看见服务信息板上一行硕大的文字:“今日格言:Excelsior(精益求精)——斯坦·李”


 

Excelsior(精益求精)是斯坦·李生前的座右铭,在这个日子里则更像是一种精神符号,让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说起来时,都能明白斯坦·李曾经带来了怎样强大的精神力量。而这种种表现,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斯坦·李的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

 

人们对于斯坦·李的认识,几乎都是从他的漫威系列开始的。BBC、每日邮报等英媒也对他的成就表示十分认可,称斯坦·李是一个在书中搭建起漫威宇宙、又在现实中创造了商业帝国的人物。


 

的确,就像斯坦·李曾经对《卫报》记者说的那样,“画漫画对我来说是像呼吸一样的本能”。创造出蜘蛛侠、绿巨人、美国队长、钢铁侠等数千个经典的超级英雄角色,从小就爱在漫画里寻求精神慰籍的斯坦·李,为更多的人搭建了一个完整而真实的“漫威平行宇宙”。

 


而斯坦·李笔下的许多英雄,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他自己的影子。生为一个罗马尼亚移民家的孩子,斯坦·李的童年跟蜘蛛侠一样,有一个倍受贫穷困扰的童年。


后来去参军,又成了美国队长刚入伍时那样体格弱小的新兵。幸而在“走后门”进入出版社之后,斯坦·李终于找到了自己发挥绘画才能的一方天地。

 

用了数十年时间,斯坦·李从一个给人端茶倒水的小职员开始,将一间小出版社一步步发展成规模庞大的漫威漫画公司。随后又成功推出“漫威电影宇宙”系列,在10年时间里,就创造了全球超过24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更被媒体认为是全世界最成功的电影系列之一。

 


那么商业上的成功就能让斯坦·李被认为是“现实生活中的超级英雄”吗? BBC的一篇报道告诉我们,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真正让他被人铭记的,是源于他赋予自己作品的灵魂。

 

CNN的一篇专访就曾经揭露,斯坦·李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漫画不只是一种消遣。就像他在多个场合说的那样,他的作品除了是让青少年看的以外,更重要的是“给年龄大一些的人带去思考”。

 

因此,斯坦·李的漫画经常是在超级英雄故事的外壳下,进行着对现实世界的评价,通常是和社会上对某一群体的偏见,例如种族歧视和性别刻板印象有关。舆论认为,这一点就远远领先于他所处的时代。

 

斯坦·李的这种观点早在1966年的漫画作品里就有所体现。当时美国正处于民权运动中,而反对歧视的斯坦·李的作品第一次出现了“黑豹”这个角色。随后在1975年,第一个黑人女性角色又出现在了X战警系列漫画中。

 


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种族主义和偏见是当今世界最致命的社会弊病之一... 但是,我们不是一群穿着制服的超级英雄,用射线枪击打恶棍就让这种事情停下来,”“摧毁他们的唯一方法,就是揭露他们——让他们从阴险邪恶中显露出来。”

 

因此,有媒体评价称,在讨论种族、性别歧视这个沉重的社会话题时,斯坦·李的“武器”就是他的漫画。

 

而除此之外,斯坦·李的其他作品中也隐含了他对许多社会问题的思考。根据英媒总结,讲述变种人的X战警系列,本质上是关于歧视和反歧视的故事;黄蜂女系列让女性成为领导者;美国队长系列,尤其是与钢铁侠因为理念不和而“内战”的故事则抛出疑问:你一心认为自己为人民好,但如果你站在了错误的一边呢?

 


因此,斯坦·李的漫画,从来就是给成人看的童话。而这一点,则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不久前刚过世的东方武侠大师——金庸。国内媒体评价称,在“侠”的世界里,斯坦·李和金庸的精神是相通的。

 

其实,无论是东方的武侠江湖,还是西方的英雄世界,都不是独立于现实社会而存在的。对真实世界的反映、对社会问题的评价、对普罗大众的关切,是斯坦·李和金庸作品的“魂”,也正是因此,才让这个仿佛看不见摸不着的“平行宇宙”有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就像英国网友评价的那样,我们没有超能力,我们也举不动雷神的锤子,但可以用我们拥有的任何力量去做好事,而不是做坏事——更酷的是,斯坦·李告诉我们,做正确的事并不要求我们做到完美,因为漫威宇宙的许多英雄远都不是完美的人。

 

或许也认同斯坦·李的离去并不是结束,迪士尼的悼文这么写道:每次你打开漫威漫画,斯坦都会在那里。但实际上,他的“魂”甚至不受纸张、银幕的限制,正如英媒所说,斯坦·李不仅仅创造了人物,他创造了希望,而希望是无法遏制的。


 

精彩推荐

当一个横行16年的“神话”的破灭......

一大波“双11”来袭!海外购物都有哪些陷阱要注意?

又夺走一条生命!45%的中国留学生正受它威胁

晴天霹雳!英国多所大学濒临破产 留学生怎么办?

欧洲死亡魔咒又来? 数人因恐袭伤亡

创纪录瘫痪!数千万人迎来最惨圣诞

责任编辑:李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