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河北人三大爱好:板面、喝酒、在板面店喝多了劝技师考公务员。

保安007 大忘路 2023-10-21


外地人以为的京城餐饮四大天王:全聚德、聚宝源、紫光园、胡大小龙虾。
但其实,这里的真王是:兰州牛拉、安徽板面、沙县小吃、香河肉饼。


他们每天为这座城市数以万计的打工人、北漂提供着养料。
这些人好比庞大器官中的毛细血管,无数的毛细血管才组成了真正的北京。就像京B比京A摩托更了解北京,小姐比男科医生更懂男人。
其中正宗安徽牛肉板面最符合北京的河北吉普赛人味蕾。


早些年,崇文和宣武还没在高德地图上消失的时候。
正宗安徽牛肉板面店在京城就已经超过1000家了。


大量河北人背上沉重的行囊涌入北京追寻梦想,他们的包囊里只装了两样东西:淳朴和安徽牛肉板面。
河北人不能没有安徽牛肉板面,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人文地理中的饮食文化一直是文化传承里最稳定的区域——‍
在三里屯喝多了聊的是今晚可以带回去几个姑娘;在望京喝多了聊的都是上亿的项目;在安徽板面喝多了的河北表哥非拽着我去劝技师考公务员。

表哥和技师聊了半天才知道对方也是河北老乡,来自邯郸,两人还相约有时间一起去吃板面。

就像韩式炸酱面的原产地是山东一样,北京的正宗安徽牛肉板面都是河北人开的。
在安徽没几个人吃过牛肉板面,吃过板面的安徽人和没吃过板面的河北人一样多。
原版的板面源自安徽太和县,而原始的板面也没有牛肉,用的都是羊肉汤。‍


火车铁路拉出了一个城市叫石家庄,铁路也把板面从太和拉到了这里并落地生根。
板面被石家庄人发扬光大后传遍河北大街小巷,成为了地标吃食。
你在北京吃到的板面都是河北改良的2.0版本。‍
在北京,你问一个安徽人这家安徽板面正宗不正宗?
安徽人会告诉你:“不知道!问河北人去!”


正宗安徽板面的标准是什么?
我的兄弟李慧告诉我:“正宗安徽牛肉板面”招牌上没有【正宗】二字的统统不正宗!”‍
作为河北人的他,三天不吃板面,等于没吃饭。是个地道的板面研究学者。‍‍‍‍‍‍‍‍‍
李哥还传授给我甄辨一家板面正宗与否的另外两个方法:1看招牌,2看环境。
“招牌越花,味道越差。环境越脏,板儿面越香!”
“北京正宗的河北安徽板面店,招牌形式有且只能有两种:红底黄字、红底白字其他模样的招牌均为异教徒,板儿逼不好吃!”


说回面条,板儿面靓不靓就要看熬汤。
板面的汤底讲究一个“三超、二重、一牛”‍‍‍‍‍
三超是指:超油、超辣、超咸。‍‍‍
二重是:下料重,口味重。板面汤头由牛油熬制,味重的秘方就是舍得下调料。
秦始皇求仙炼丹时丹炉放了多少料汤头里就有多少料。这种十几种调料一股脑扔下去的生猛,也是河北人独有的浪漫。‍‍‍‍‍‍‍‍‍‍‍‍‍‍‍‍‍‍‍‍‍‍‍‍‍‍‍‍‍‍‍‍‍‍‍‍‍‍‍‍
一牛就是:每碗板面里只放一丢丢牛肉,数量比河北表哥的性生活次数还要少。‍‍‍‍‍‍‍‍


板面的辣味只能源自汤底,而面上的辣椒要香而不辣,汤头则要咸而不腻,十分考究。‍‍‍‍‍‍‍‍‍‍
除了味道,还有塑料袋。‍‍‍‍‍
塑料袋是板面的魂。
一碗没套塑料袋的板面就像意大利披萨上没有罗勒叶一样。‍‍‍‍‍‍‍

▲Lisa离开了BLACKPINK依然可以参加疯马秀吸流,而板面离开了塑料袋将会被河北人唾弃。‍‍

你要写安徽牛肉板面,就不能只写味道,要写它店里的烟火气,要写它在河北人血脉中的羁绊绵长。
梭罗说:“你不要见怪,城市就是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生活的地方。”
在北京十年,我和陌生人的交流也越来越少。
那天去望京吃板面。低头吃面时突然进来一个小伙,张嘴点了一套标准河北板面三兄弟套餐吃法:一个卤蛋、一个丸子和一串豆皮。
然后又十分考究的外加了一份单独的辣椒、烫菜,加上一瓶北冰洋。
听了这套只有河北人才能掌握的暗语,我抬头看了他一眼,他的眼神也和我有了交流。
虽然我们的生命从未有过交集,但这一刻,我觉得我们的心连在了一起。


中国34个省份里最不起眼的河北人只有听到“板儿面”一词时,眼里才会有光。
因为这是漂泊在北京的河北人最亲切的情感脐带。
红油是河北人的血,辣椒是河北人的艰辛,宽面则是河北人漂泊在北京的韧劲。
即便是月薪两万,也不敢在老乡鸡里点超过两个荤菜,因为务实低调的河北老乡知道,我们来到北京不是来享福的,而是为了生存。‍‍‍‍‍‍‍‍
他们和板面一起,在这座大城市里,被人记起,被人忘记。悄悄爱你,最后再悄悄离去。‍‍‍‍‍‍‍




文|保安007
 “杀不死的石家庄板面。

也许你对这些也感兴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