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爱的604女生(乐山乐水篇)

2017-02-24 见伊 陌上清风

(图片来自网络)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君子的毕生追求。

那些年,我们自诩乐山又乐水,去过哪些地方?把问题抛到班级群,一下子炸开了。

第一次班级集体活动,经灵隐登北高峰;第一次实习去了嵊州南山水库、诸暨五泄;社会实践在柯桥轻纺城,顺道去了沈园。

然而,604女生提得最多的还是杭州。“江南忆,最忆是杭州。”难道千百年前白居易就已预见我们的痴心?

古往今来,关于杭州的诗文不计其数,春之烟柳夹桃,夏之十里荷花,秋之满城桂雨,冬之梅林雪影,四季之美道不尽。若有人问起,苏轼一首脍炙人口的《饮湖上初睛后雨》是最好的答案,“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那些年,我们因着在校生的便利,办了IC年卡,课余,陆陆续续跑遍了各大景点。同学好友来,都是奔着西湖,身为向导,带着不同的人苏堤、白堤走得腿废,一次又一次。对西湖老十景、新十景,最后几近无感。

但,总有些景色有些片断扎根在心底,在某些时候突然想起。就像第一次在延安路问人,西湖在哪儿?人随手一指说,就在前面。我们转了一圈,硬是没找到。

断桥。传说中,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地方,承载了多少人的浪漫梦想。断桥是通往孤山的必经之路,是夏季观荷、冬季赏雪的绝佳去处。

有一年校运动会期间,突然下雪,和刘同学临时起意去断桥,出了公车站台,还要走长长的路,风大,索性扔了伞,直面雪霰子,银装素裹里,感受“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结果呢,喷嚏不断,感冒一场。至今,每到下雪,都会想起这一段往事。

孤山。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说的就是此地。孤山作为西湖最大的岛屿,连接西湖的里湖与外湖,曲径通幽,文物荟萃,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省博物馆、中山公园、清行宫、俞曲园纪念馆、白苏二公祠、西泠印社,秋瑾墓、放鹤亭、林和靖墓等分处四下。著名的楼外楼酒店也在孤山,春日临湖用餐的游人,大多被西湖的暖风薰醉过吧。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以篆刻书画和艺术收藏享誉海内外。可惜孤陋如我,楹联匾额上许多字都不认识,兜兜转转,也曾期待哪日有人能解。

梅妻鹤子的林逋隐居孤山,终生不娶也不出仕,以赋诗作书、种梅养鹤为乐,曾写出广为传诵的咏梅绝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长久以来无人能超越。

灵峰探梅。说到赏梅,这一处更不可错过。寒风料峭,一入杭州植物园往灵峰,游人如织,梅林似海,娇俏争研,暗香盈袖。

相传,南朝人陆凯,曾剪下杭州的梅花,特意请人捎给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并附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别信,聊赠一枝梅。”花事未了,情更无价。

后来的后来,陪儿子去浙江省博物馆,再次踏上孤山,在物是人非的景色里,今夕何夕的感慨油然而生。

九溪烟树,亦称九溪十八涧。坐可以把人挤成照片的305路公车车到龙翔桥公交总站,再坐一个多小时的公车车到九溪站,一路步行至龙井村,最后也是坐公交车回程。去的时候,一般嘻嘻哈哈乐呵着,回来的时候,多半在摇摇晃晃的车上睡着。

九溪烟树称不上名胜古迹,却是很多人至爱的风景线。查资料得知,其实早有前人推崇,也不算养在深闺人不知。张岱云:“九溪在烟霞岭西,龙井山南。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溪下为十八涧,地故深邃,即缁流非遗世绝俗者,不能久居。”

清末学者俞樾盛赞此地清幽景致,有诗为证:“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处。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重叠重叠山,曲曲环环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树。

春日迟迟,一群女孩子沿着蜿蜒曲折的山径往里走,一路上人烟稀少,重峦叠嶂,林木葱茏,雾气迷离,有时谈笑,有时高歌,有时歇息,有时继续。峰回路转,遇多处溪流漫过山径,可以石步通行,可以涉溪而过。不知不觉脚步慢下来,找块石步坐下,脱了鞋袜泡淙淙清泉,看树影斑驳,听风声鸟鸣,如此惬意,美妙的诗句有一句没一句地冒出,“清泉石上流”、“云深不知处”、“沉醉不知归路”。

侧耳,水声若有若无,极目,山势无穷无尽,仿佛一幅淡淡水墨画,溪水是浅的,云雾是浅的,色彩是浅的,一切都是浅的,喜悦也是浅的。仿佛投入温柔怀抱,所有的心事被淹没,所有的任性和浮躁得以释放,一时不知身在何处。来过就念念不忘,我们又在不同的季节多次前往。

经过多处小溪,爬过多段小坡,所见风景渐不同,若逢上采茶季节,两旁茶园随处可见采茶的茶农。继续前行,忽闻鸡犬之声,突现青瓦粉墙,似从仙境重返人间,到达龙井村。路旁散落的茶庄飘出沁人茶香,茶农们喜欢在自家门口现场展示手工制茶工艺,并热情邀请游客到家里品茶买茶。

此刻,我窝在沙发上,太阳照射进来,暖洋洋的,怎么也想不起,龙翔桥公交总站到九溪站坐的是504还是K2,心里满是不可言说的甜蜜与惆怅。彼时,也是这样阳光灿烂,我们的笑声洒落一路,九溪的烟树与十八涧的清泉可记得?后来,我们再也没有找到同行的人。

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时不我待,临到毕业,方知对这座城市有太多的不舍,还未离开,已盼重逢。

毕业前夕,604女生伙同全班男生,再次徒步环绕西湖,一路聊天、拍照,冲洗出来的照片,居然有900张之多,是有多想把这一城的湖光山色永远印记存封。

终将各自天涯,不管送别的时候,如何泪雨滂沱。

又如何能够保持密切联系?从最初频繁的鸿雁传书,电话里会因对方失恋而红了眼,到沉寂于偶尔的QQ聊天,微信朋友圈点个赞,消息寥寥,不可避免地渐行渐远,落入俗套。

有些人,终究还是不一样。不管相隔多远,不管联系多淡,一见面,心有灵犀的感觉那样奇妙,仿若昨日刚刚分离。

2013年,各自带着孩子去温岭看望心情不佳的班长大人,这个开着旅行社从不肯示弱的女强人,白天带领我们游玩长屿洞天,晚上说到伤心事泪如雨下。是的,彼此还可以肆无忌惮地落泪。

2014年,不会开车的我带着孩子坐车到仙居,再由燕子驾车到磐安,感谢当地的老袁同学盛情款待,游山玩水,吃特色菜。山路十八弯里,孩子们坐车坐到吐,却说下次还要来。

2015年,听闻刘同学一家在临海,周末巴巴赶往。高温天气,根本不敢出去活动,一直呆在酒店里,大人聊天、摆拍,孩子们枕头大战、电脑游戏,各自不亦乐乎。原来,乐山乐水并不在乎山水,而在乎人也。

想起大学时,旁人对604女生的疑问:“你们怎么都喜欢集体行动?”时间在继续,山山水水的眷恋在继续,何日更重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