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忽视的传感器隐形冠军,人形机器人触觉和测距传感器潜力挖掘

投资like马拉松 投资like马拉松 2023-12-01

 

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和分析咨询,请点击文章作者的蓝字 投资like马拉松→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精彩内容不错过。

人形机器人作为一个大的赛道,公众号也前前后后写了30多篇各模块及代表公司的分析对比文章,本篇主要来介绍一家北交所传感器隐形冠军公司-奥迪威,如有对人形机器人相关产业链的公司感兴趣可以查看我的公众号文章列表或直接点击最近几篇的文章链接参考如下,有志于人形机器人交流的小伙伴可以加如下我个人微信号:daydayup_hst0821(备注加群及职业信息)一块交流分享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发展和机会:

第十四篇:超干货!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分析之核心传感器市场挖掘

第三十二篇:大鹏一日同风起,力传感器龙头能否借人形机器人东风青云直上?

      关注奥迪威是从一则调研信息开始的,在今年5月份的投资调研纪要上,公司针对投资者提供公司的哪些产品可以用于人形机器人应用时,有提到超声波避障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可为人形机器人赋能,当然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还是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和智能家居方面,下面我就公司的情况做简要的分析和梳理:

 

一、公司基本情况说明概述

1、公司的发展历程

公司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初创期、产品升级期、快速发展期和技术升级期:

1999-2003年为初创期:1999年公司成立,以生产报警发生器起家,逐步建立超声波传感器生产线并进入汽车电子领域。

2004-2010年为产品升级期:进入智能仪表市场并拓展雾化器,测距传感器批量供货。

2011-2016年为快速发展期:肇庆奥迪威厂区投产并挂牌新三板。

2018年到现在为技术升级期:进入消费电子领域并发布压触传感器新品,北交所上市。

2020 年中国车载超声波传感器的市场容量约为8,600-12,500万只之间,公司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17-24%。

 

2、公司的主要产品介绍

奥迪威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超声波传感器的龙头企业。公司具体从事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及相关应用的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其产品应用于智能汽车、智能仪表、智能家居、智慧安防、智能终端等领域,产品主要展示如下:

 

 

3、公司的主要股东情况说明

1)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曙光、黄海涛夫妻,张曙光担任公司董事长。截止23年Q3,持股15.35%

2)9月1日钟宝申通过大宗交易方式承接天津达晨创世和盛世的股权转让,直接持股比例则由1.419%增至6.0630%成为第二大股东,同时担任公司的董事;

3)2021年德赛西威入股,为公司第二大股东,目前持股比例为5.47%。德赛西威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电子企业之一,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业务。

 

二、公司主营构成分析

1、主营业务营收构成及比例

公司的主营业务传感器和执行器合计占了98%以上,且传感器有逐步提升之势,公司的传感器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压触传感器等;执行器包括电声器件和雾化器件。

 

2、各主营业务毛利率情况

占比最高的传感器毛利持续提升23年中期已接近40%,执行器略低,公司执行器及下游的整机主要以境外销售为主,22年执行器订单需求疲软,但23年H1也略微提升达到32%,主要因素是行业回暖和公司量价提升的改善。

 

三、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1、营收-净利润及增速指标说明

营收和净利润方面19年和22年出现2次低点,19年那次主要是因为2018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首次出现下滑后,2019年销量又下降了8.23%,对公司主营的超声波传感器业务影响较大,22年主要还是疫情和国内整个市场大环境的变化影响。

从净利润比营收的增速高这块对比来看,公司的的经营在不断优化,结果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对比找到原因。

 

2、毛利率和净利率指标

2018-2023年Q3年公司产品销售毛利率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且主要受传感器毛利率影响,毛利率走势基本一致。

2018-2023年Q3公司净利率增长迅速,盈利能力提升,2019年公司净利率仅2.13%,是因为受下游乘用车市场影响。

 

3、公司各项费用率指标

整理费用率由18年的22.41%降低到23年Q3的18.57%,主要贡献是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的主要贡献,其中财务费用率主要是理财等利息收入的收益所致。

 

4、公司周转率指标

总资产周转率的变化趋势跟营收净利润的趋势基本一致,存货和营收账款的周转率整体变化不大,23年依照Q3的趋势,大概率可以超过20和21年的高值,趋势在变好。

 

5、公司ROE和资产负债率指标

ROE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21年11%多,其实拆开看,净利润率14%左右比较优秀,总资产周转率稍低不过变化不大,因资产负债率低权益乘数较小,剖开看其实整体不错的。

资产负债率方面也可以看出公司的经营策略比较保守,结合财务费用率情况,公司的经营较稳健。

 

6、公司收现比和净现比指标

收现比方面基本达到100%比例的优秀水平,净现比上稍逊一些,也超过70%以上的及格水平,可以继续跟踪观察。

 

四、公司业绩增量预估和人形机器人机会点

1、公司近几年产量和产能利用率情况

根据招股书和22年报披露信息,公司的产量在21年达到1.5亿的总量,产能利用率在21年达到最高的87%,22年受上半年受宏观大经济环境及下游芯片短缺等影响,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大幅降低到60%左右,同时根据23年半年报和Q3季报,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恢复两位数增长,且23年Q3基本营收接近22年全年,净利润超过21年最高值0.6亿达到0.64亿,预计23年大概率可以超过全面超越21年实现年度复合正增长。

 

2、公司募投项目进度情况

公司在22年登录北交所募集到了3亿的资金共投资在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产线升级及产能扩建项目、多层触觉及反馈微执行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和技术研发中心项目3个项目上。

 

1)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产线升级及产能扩建项目主要是对原有的传感器生产线进行技术升级,达到自动化批量生产的要求。新增产能将全部用于生产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包括满足新一代 AKⅡ车载超声波传感器产品的量产需求,项目完全达产后,将新增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产能 6,160 万只/年,预计25年底可以投产。

 

2)多层触觉及反馈微执行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对公司自主研发并完成初步试产的压电触觉反馈产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并计划投入建设新的触觉反馈产品生产线,预计压触传感器新增产能2亿只/年,压触执行器新增产能1.2亿只/年。

 

 

3、公司中短期业绩预估

根据公司招股书披露的产能及价格信息,结合上文第2项中的公司募投项目每年的爬产规划,22披露的实际和招股书规划出来的就差别大比较离谱,我这边基于以下几点拍脑袋做个预测:

1)传感器方面:因为测距传感器权重增加和单价提升21年均价提升到5.57元/个,按照23年-25年5-5.5元单价预估;

2)执行器方面:整体占比下降,同时单价高的雾化器件占比下降多于电声器件导致整体21年单价略微下降,执行器单价,按照1.45-1.55元单价预估。

3)随着智能汽车23年-25年复合增速超过25%以上超声波传感器渗透率不断提升,公司在甩掉疫情和芯片短缺的硬件,公司深度合作德赛西威,且作为超声波传感器龙头,保持行业同步增速概率大;

4)聚焦工控、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升级需求及募投项目有效推进逐步释放公司产能带来的业绩增量。

总体预计:公司23年-25年营收增速可以保持20-25%的增速,在规模效应和管理控费的驱动下毛利率可以保持34-36%,净利率可以维持14-16%。

 

4、人形机器人产业潜在机会点挖掘

公司的调研信息不止一次披露公司产品在人形机器人的应用潜力,针对公司管理层的答复,我觉得得用辩证的眼光来看,有潜力和适不适合用不是一回事:

1)MEMS超声波传感技术在智能驾驶方向、机器人防撞感应有应用潜力,

2)有别于特斯拉纯视觉方案的自动驾驶,国内厂家多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且超声波避障传感器的单品价值量不高,近距离感应效果好,存在很大保留的可能性。

 

3)触觉传感器和触控反馈执行器这块我是比较看好的领域,这块公司的技术积累较多,在消费电子和智能穿戴等方面的平移应用可能性较大。

 

人形机器人或者说具身智能目前还在产业发展从0-1的阶段,很多时候我们了解一个行业了解一个公司不是为了立刻就能从它们身上收获什么,但随着我们对这个行业不断深入了解,将行业的版图不断补充完善,我们将看到不一样的世界,那时面对外界的任何一则关于此行业的消息你的理解和解读也将会更全面和深刻,这段话送给有缘人,如果愿意交流和好看这个行业的可以加我的个人微信号:daydayup_hst0821(备注加群及职业信息),我们也欢迎机器人行业从业者和对人形机器人有一定理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加群一块交流分享,谢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